当前位置:首页 > 招商引资 > 回归工程

南方日报: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应进入规范化阶段

作者:admin     点击:1557      时间:2015-07-22
广州市民政局近日印发《关于实施“广州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”社会创新观察项目的工作方案》,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。根据《方案》,从5月1日起,广州市将全面铺开社会组织直接登记。去年11月22日,广州市民政局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,行业协会、异地商会等8类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即民政部门申请登记。现在,是在原有放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,即除特殊规定外,社会组织都可以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,无须经相关部门前置审批,也无须找业务主管单位挂靠。
  社会管理创新是近年广东政治的关键热词。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,如何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,扩大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中的作用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经过以“坤叔事件”为标志的一系列社会讨论,省内社会组织管理者们经历了一轮思想洗礼,原本僵化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渐渐松动,改革总体上正在一步一步往前推进。
  对社会组织管理,一直有种刻板思维,即对社会组织必须实行双重管理体制,即一方面要有挂靠的“业务主管单位”,另一方面又要服从民政部门管理。这种思维的根源在于对社会组织的不信任,对民间群体有组织行为的警惕性。此种思维并非政府独有,甚至不少学者乃至民间人士也是这样认为。打破刻板成见需要解放思想。中国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社会,政府包管天下显然已经不可能。太多领域政府鞭长莫及,比如针对特殊人群的救助、针对弱势群体的服务;太多方面政府的服务效率远远比不上民间组织,比如在慈善捐助、救灾救济等方面,社会组织往往比政府更专业,更有影响力。这几年,政府在不少社会管理领域越俎代庖所带来的弊病越发明显,而社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、服务社会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亦得到普遍承认。社会组织管理必须改革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。
  现在,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,但说改革已经成功还为时太早。原因在于,宽松的登记注册环境仅仅意味着社会组织有更多生长的机会,但社会组织管理却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对于很多社会组织来说,并未因为一个身份问题的解决就如释重负。他们虽然已经合法化,但由于社会组织管理的具体条例、法律尚未跟上,他们在现实运作中仍然会遇到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壁垒;对于社会组织管理者来说,他们虽然不再像以前一样小心翼翼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但也面临着很大压力。因为社会组织在不断繁育发展的同时,确实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,监管面和监管难度都在加大,而监管所依据的条例、法律又多数没有升级更新。如何把握监管与培育的边界,亟须一把可以度量的标尺。如果社会组织陷入“一收就死,一放就乱”的循环,那么,社会组织管理可能会走回头路。所以,接下来的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就应当进入规范化阶段。新的管理条例以及对应的法律应当尽快出台,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尽快更新。
从战略意义上说,社会管理改革与经济改革意义相当,但社会管理改革不像经济改革一样有个明确的GDP指标去量化。它需要更多短期内看不出效果的“慢活”和“细活”,需要精到的制度设计和配套的法律法规,同时应当兼顾改革的本土性和改革的渐进性。因此,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应当打持久战,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顺应现实不断创新。我们已经消除了社会组织管理的观念性障碍,消除了“门槛”,接下来就将进入规范化阶段。这个阶段的考验更大,但大趋势已经明朗,我们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智慧走下去。

商会图库Chamber of Commerce更多>>